賡續紅色基因 凝聚奮斗精神——陽春新鋼鐵黨建發展紀實
作為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經濟體,陽春新鋼鐵賡續紅色基因,秉持湖湘精神,傳承湘鋼文化,堅持以國有企業標準加強黨的建設,引領企業從零起步、由弱變強,現已具備年產鋼400萬噸以上生產水平,成為湖南省國有資產對外投資的樣板,正朝著實現“引領華南”、打造“精致企業”闊步邁進。
護航+領航 高舉紅色旗幟
自2008年建廠以來,新鋼鐵一直以“國有體制、民營機制”為定位,注重將國有企業的規范嚴謹與民營企業的靈活高效有機結合。但由于對“國有體制、民營機制”理解不夠,對黨的建設有所放松。2015年前后,新鋼鐵陷入生存困境,根基不牢、隊伍不穩、信心不足、動力不強的問題也日益顯現。集團公司黨委明確要求新鋼鐵黨委立足實際,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盡快實現解困,并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
針對一系列病征,新鋼鐵開始自我把脈、苦思對策,直到2016年10月中央召開了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之后,新鋼鐵上下深刻認識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才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身為來自毛主席家鄉、紅色發源地的企業,尤其要把紅色基因賡續好、發揚好。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信仰的種子、力量的源泉、制勝的鑰匙。黨的十九大后,新鋼鐵進一步夯實黨建基礎、突出黨政融合,逐漸形成自己的紅色底蘊,在企業發展中,把黨建護航“升級”為黨建護航+領航,終使企業突圍而出,穩步前行。
首先是切實抓好思想引領。新鋼鐵黨委把理論武裝擺在突出位置,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2019年底,在籌劃啟動“三年滾動發展計劃”之際,新鋼鐵黨委在各級黨組織書記當中發起重讀《苦難輝煌》、重溫“長征精神”的倡議,切實把思想統一到堅定信心決心向“400萬噸鋼”奮進的主線上來,為今年能夠“提前收官”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其次是充分落實政治引領。一方面,新鋼鐵黨委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踐行“黨政合種一塊田 團隊聚力謀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另一方面,認真貫徹“三重一大”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執行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推動黨委發揮領導作用的組織化、制度化。
第三是保障黨的組織引領。在支部建設上探索“三延伸”模式,即向關聯企業延伸,指導周邊配套企業眾鑫環保公司等建立黨支部,納入新鋼鐵黨組織統管;向合作方延伸,與中國水電十五局、建行陽江分行等開展支部共建活動;向單身職工生活區延伸,新鋼鐵黨委指導共青團在單身職工生活區建立團委,實現黨組織各層級全覆蓋。目前新鋼鐵下設5個基層黨委、5個基層黨總支,共37個黨支部。
旗幟舉,方向明。黨的領航作用的發揮,使黨組織在統攬企業發展全局中有了更大的擔當,因而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發展優勢,新鋼鐵得以早日實現了解困、加快了發展、增強了凝聚力,同時也為新鋼鐵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政治活力與精神動力。
定量+增量 筑牢紅色堡壘
紅色堡壘是賡續紅色基因的陣地。黨建要落地,關鍵在支部;黨建出實效,關鍵看支部。新鋼鐵黨委堅持守正創新,在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黨中央規定動作的同時,提出了“五個一”的工作要求。
選配好一位書記。支部書記是基層黨組織的第一責任人,是黨支部的核心和靈魂。2018年,新鋼鐵黨委實施車間制改革,在車間設立黨支部,精心選配“素質好、覺悟高、業務強、作風正”的專職支部書記,真正做到黨建生產兩手齊抓、兩手都硬。如環保車間黨支部書記劉凱琪原先就是環保車間副主任,他發揮專業優勢,與行政一道強黨建、抓生產,促成了新鋼鐵在廣東地區率先實現燒結機煙氣超低排放。
建設好一個班子。班子強,則支部戰斗力強。新鋼鐵黨委把優秀黨員選拔到班子中,并加強班子成員的培養與提升。近年來,二棒黨支部、連鑄黨支部、熱力黨支部等多個黨支部被評為湘鋼“紅旗黨支部”。2020年,新鋼鐵黨委在各支部大力開展“讀《趕考》 學黨史 明國史”活動,促使各支部班子傳承、發揚“趕考精神”,面對以往的成績謙虛謹慎,向著“400萬噸鋼”目標繼續奮進。37個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火車頭”作用進一步彰顯。
運用好一個平臺。新鋼鐵擁有較為健全的培訓平臺,新鋼鐵黨委除了開展日常黨務培訓外,還依托企業培訓平臺,借助湘鋼黨校、市委黨校、中山大學等優質資源,使支部書記與基層主管一同提高。同時,借助“師帶徒”機制,促成老帶新、同進步的良好局面;組織開展黨建對標,赴湘鋼及兄弟企業學習取經;組織黨員干部走進陽春當地紅色基地,接受“實境課堂”紅色教育,賡續紅色精神。
開展好一項主題實踐。主題實踐活動是思想引領與工作實踐有機結合、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效載體。近年來,新鋼鐵黨委根據形勢任務,堅持以一年一主題的方式主抓工作落實,先后開展了“黨建為引領、實現新目標”“思想大解放、產量新跨越”等主題實踐活動,既推動思想建設與黨建工作落地,又促進中心工作與生產經營開展。
塑造好一支隊伍。隊伍強,則事業興。各黨支部堅持“五抓一帶”的工作思路,即抓好黨員的思想、作風、學習、士氣、績效,帶領員工共同進步。近年來,廣大黨員在攻堅克難、科技攻關、對標挖潛、產量提升等方面做出了大量業績,也促進了職工隊伍戰斗力的增強。2020年疫情爆發后,廣大黨員始終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保一方平安、保企業穩定。
近年來,由新鋼鐵黨委主抓的“三項制度改革”有效落地,勞動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至1350噸/人·年以上;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操作人員三支隊伍建設有力推(下轉三版)(上接二版)進,技術及管理人員中,中級以上職稱人數占比達到了44%。隨著員工素質的提升,新鋼鐵科技創新卓有成效,躋身“較強專利創新力企業”,成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全國鋼鐵工業先進集體。當前,基層主管中,黨員占90%以上,紅色堡壘愈加堅固、堡壘作用愈加彰顯。
績效+實效 點燃紅色引擎
近年來,新鋼鐵黨委注重績效型黨組織建設,突出基層、鼓勵創新,逐漸建立了“兩聯兩創”工作機制,并在基層一線、廣大職工中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黨政深度融合、上下良性互動、基層活力充沛的局面日益形成,紅色引擎持續輸入澎湃動力。
一是兩級黨委委員聯點支部,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新鋼鐵兩級黨委班子成員以黨員身份參加聯點支部組織生活,推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積分管理等各項工作在基層落地;同時到聯點黨支部講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并督導黨支部按照“五化”標準加強建設,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二是支部書記聯項目,創生產經營新成效。結合各支部“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履職能力、比管理水平、比工作業績”的“三亮三比”競賽,各支部書記聚焦生產瓶頸、重點技改和急難險重任務等,共設立47個項目開展攻關,取得了顯著成效,在“比、學、趕、先”中,夯實堡壘、創造實效。如模范共產黨員駱忠文在擔任精煉車間黨支部書記期間,大力推進“中包溫降攻關”項目,開創性的提出由精煉工序負責連鑄中包溫度的建議,實現中包過程溫降控制在8℃以內,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黨的建設也承載著企業文化的靈魂。新鋼鐵黨委將黨的思想建設、企業的戰略引領、企業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鮮明紅色特質的艱苦奮斗文化、追求極致文化和風清氣正文化,使公司的“紅色引擎”發力更加強勁。
——艱苦奮斗的文化。經歷與實踐是最好的浸潤。新鋼鐵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傳承湖湘文化和湘鋼文化精髓,克服困難,搶抓機遇,奮斗實干,在一片荒山上建成了如今的公司,大家從骨子里把“艱苦奮斗”作為精神底色,信奉“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追求極致的文化。在2015年最困難的時候,新鋼鐵提出“精益生產”,在這一主題牽引下,公司提產量、降成本、抓經營,逐漸走出困境,同時也在企業內部打下了“做引領者才能不被淘汰”“追求極致才能成其遠大”的思想烙印。從2016年僅260萬噸鋼,到2018年突破300萬噸,再到2021年預計超過400萬噸,正是追求極致文化的生動體現。其中,“南粵工匠”郭春光就是追求工作極致的典型代表。他帶領團隊不斷探索,于2019年7月創紀錄地將小方坯連鑄拉速提升到5.07米/分鐘后,帶領團隊歷時15個月把這一紀錄刷新到5.73米/分鐘,有力地支撐了企業的增產增效。
——風清氣正的文化。新鋼鐵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韌勁,堅持監督工作挺在前,廉政教育不松懈,正風肅紀不止步,把住關鍵人員、關鍵環節,使黨員干部形成了遵守黨規黨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同時,新鋼鐵還努力打造協同文化,實現了工序協同、服務協同、內外協同、專業協同,形成了全公司“一盤棋”局面。打造和諧文化,近年涌現出像賀丹家庭這樣的“全國五好家庭”;突出綠色發展,加大環保投入力度與環保意識培養,新鋼鐵能耗水平多年領跑廣東業界,成為全國第一批由工信部命名的“綠色工廠”。
新鋼鐵多年的實踐證明,混合所有制企業必須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經營優勢和發展勝勢,只有如此,企業才能在逆境中劈波斬浪,在順境中乘勢而行,才能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造屬于自己的新的更大的輝煌。